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主辦首屆全球人力資源論壇 獻智中國企業“走出去”
5月16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主辦的2016首屆全球人力資源論壇于人民大學逸夫會議中心舉辦。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國家發改委西部開發司巡視員歐曉理、伊朗駐華公使沙赫拉姆.蓋扎德等出席會議。來自國家發改委、美國哈佛大學、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森云計算、領英、三一重工、中興通訊、京東集團、江河創建集團、人瑞集團、吉利集團等政府、高校和業界的專家學者近400人參加論壇。
本屆論壇以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人力資源管理挑戰與對策為主題,與會專家就中國企業走向世界舞臺的進程和困惑、理論與實踐、對策與建議等多個議題展開了探討。
劉偉校長在論壇開幕致辭中表示,中國要在全球化的形勢下保持經濟穩健運行,并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更多積極影響,就必須在關鍵領域擁有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企業。作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一面旗幟,中國人民大學始終致力于研究國計民生,服務國家發展,為包括中國企業“走出去”在內的國家戰略規劃貢獻智慧。勞動人事學院作為全國勞動科學及人力資源領域的領軍學院,三十多年來砥礪前行,充分發揮智庫作用,著眼于勞動和人力資源領域的重大問題,為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智力支持。當下,對解決中國企業走向世界舞臺進程中所面臨的勞動與人的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應承擔義不容辭的責任。

歐曉理巡視員以“一帶一路”戰略的使命與前景為題,深刻解讀了“一帶一路”戰略計劃和愿景行動的規劃路徑。他分析了頂層設計、國際共識、合作協議、重點項目和支撐保障體系五個方面的進展,同時也從重大方向、重大領域、重大國別和重大項目等角度探討了實現這一宏偉計劃的具體機制和實施途徑。

沙赫拉姆·蓋扎德公使通過對中伊經貿關系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的梳理,強調了合作共贏是當今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他指出,“一帶一路”是互尊互信之路,是文明互建之路,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梳理了三一重工的國際化之路。作為每年營業收入增長50%的工業制造商,三一重工以創建一流企業、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貢獻為企業使命,進軍海外市場,制定全球本土化戰略,步入國際化深水區。

領英中國區副總裁于志偉從人才供給、人才流動、人才策略三個維度描繪了全球人才發展地圖。他表示,國際化道路上領英力求建立適合中國的全球化人才引進體系,化13億人才為70億國際化,打造高層次人才及產業專家互動的網絡交流平臺。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理查德·弗里曼從中國的國際化趨勢入手,解析了流動人口和勞動實踐存在的現實問題。他認為,制造業革命改變了全球勞動力市場的格局,打造更健康的經濟發展模式,實現企業和教育產業的創新升級是應有之意。

北森云計算副總裁周丹解析了中國企業國際化背景下的人才甄選和配置策略。在中國人口紅利轉向人口赤字、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實施信息化人才管理戰略,科學而高效地進行人才的選、用、育、留,是提升國際化人才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北森挖掘中國企業人才管理的有益實踐,助力企業實現人才領先,凸顯了信息技術對于全新人才管理理念及策略落地的強大支撐。

中興通訊人力資源副總裁曾力、京東集團副總裁馬健榮、江河創建集團人力資源副總裁劉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就“走出去”制度與文化的適應與融合展開了探討,以中興通訊的國際化挑戰與機遇、京東的國際化征程、江河創建的國際用工經驗為題,以勞動法、工會和人力資源管理等問題為具體切入點,為中國企業貢獻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經驗”。

人瑞集團CEO張建國、吉利集團人力資源副總裁魏梅、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商學院副院長李應芳、北森云計算副總裁周丹以國際化人力資源戰略與人才管理為討論主題,力圖求證出中國企業“走出去”過程中的實踐路徑。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楊偉國對全球人力資源法律審計報告進行了詳細解讀,從國家和地區兩個層面梳理了人力資源法律的變遷,并采用OECD的就業保護法指數進行測量。他提出,定期進行人力資源法律審計有助于企業避免勞資沖突,規避法律風險。

楊偉國院長指出,為配合“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健全“人才先行”體制機制,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為已經或即將“走出去的”中國企業特別打造了專題研修班,涵蓋了國際政治經濟制度與文化、國際商務以及海外投資對象國當地勞動法規、工會制度和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深度解析與對策提供,旨在為中國企業在海外開疆拓土保駕護航,共筑中國民族企業的全球化夢想。
勞動人事學院副院長周文霞擔任全程主持人。

此次論壇由北森云計算公司協辦,領英公司為論壇全球戰略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