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互聯網公益活動西部優秀教師培訓活動在京舉行
2009年7月28日 戴煒 中國互聯網協會
為使我國中西部少數民族貧困地區教師掌握互聯網及信息技術相關知識,培養教師信息化教學的基本技能,將互聯網應用更好運用到實際教學中,以教學信息化彌補因當地教育水平不高,教育資源落后所帶來的不足,由中國互聯網協會主辦,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國家基礎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聯盟共同協辦,騰訊網、空中網支持的2009年西部優秀教師來京培訓活動于7月22日至26日在京舉行。
從2005年開始,在互聯網企業以及相關機構的支持下,中國互聯網協會組織的互聯網公益活動為新疆、寧夏、甘肅、青海、貴州、河南等少數民族及不發達地區部分中小學搭建了10個網絡教室,本次活動組織了以上地區受捐學校以及四川汶川地震災區學校的優秀教師來京參加培訓。本次培訓授課教師由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國家基礎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聯盟以及騰訊網、空中網等單位的優秀教師和專家組成。培訓以理論和實際操作相結合的形式進行,使培訓對象熟練掌握各類常用教學課件制作,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使用,網絡技術與課程的整合等內容,并掌握“國家基礎教育網格平臺”各類優質教學資源以及各功能的使用。
培訓期間,中國互聯網協會和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還共同舉辦了人大附中優秀教師與西部優秀教師交流座談會。中國互聯網協會胡啟恒理事長和人大附中王珉珠書記出席了座談會。胡啟恒理事長在座談會上表示,本次培訓是互聯網公益活動的又一次創新嘗試,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支持互聯網公益活動,讓互聯網及信息技術在帶動西部不發達地區經濟、文化、教育、公共服務等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希望參加本次培訓的西部地區的老師們回到當地后利用互聯網所搭建的平臺和橋梁積極獲取優質教育資源,提高教學水平。人大附中王珉珠書記表示:作為一所優質資源學校,能做的就是將自己的優質教育資源以各種形式加以共享,幫助基礎薄弱學校,共享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在推進西部教育發展的過程中,人大附中長期以來積極地響應國家的號召,發揮自身的優勢,組織各方資源,以網絡教育的形式提供對西部教育的支持。人大附中愿意為西部農村學校的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發揮出優秀教育資源的輻射作用,在推動教育整體水平提高的同時也促進自身的發展。
培訓結束后,中國互聯網協會與人大附中還將定期對教師進行后續跟蹤,使受捐學校真正利用好網絡教室所帶來的優質教育資源,將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帶動當地教學水平發展。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快速發展,網民數量已躍居世界第一位,但由于我國東西部發展不均衡,仍有很多不發達地區和弱勢群體無法接入互聯網,互聯網普及率較低,數字鴻溝依然存在。為使不發達地區、弱勢群體也能夠接入互聯網、共享數字機遇,消除網絡信息技術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數字鴻溝問題,2005年,中國互聯網協會于將每一年度的5月25日設立為 “互聯網公益日”,把主題確定為“建設人人受益的互聯網”。四年來,互聯網公益活動聯合互聯網業界眾多企業和從業者,通過愛心認捐、設備捐助等方式,幫助新疆、寧夏、青海、貴州、河南等部分邊遠及少數民族地區部分學校的孩子們建立了10個網絡教室。此外,中國互聯網協會還聯合人大附中、國家基礎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聯盟分別于2006年、2007年共同組織了“國家基礎教育資源網絡西部行活動”以及北京、寧夏、河南三地遠程教學互動活動,利用信息技術向西部地區輸送優秀教育資源,并與西部地區學校進行教學實時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