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震:互聯網金融會繼續迎來爆炸性的發展
黃震系中央財經大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本文刊于11月12日搜狐網。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互聯網保險千人會會長黃震日前出席活動時指出,當下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潛力依然巨大,將會迎來黃金10年的發展,而現在才剛剛開始。
黃震強調,互聯網金融不能只關注P2P和眾籌,實際上它的主體包含了將近十類互聯網金融新的模式,包括互聯網銀行、互聯網保險、互聯網證券、互聯網基金、互聯網信托、互聯網消費金融等。但目前還有一些基礎條件沒有改變,因此,互聯網金融還會繼續迎來爆炸性的發展。
黃震認為,目前看來,未得到金融服務的群體依然巨大,特別是廣大的農民、普通的勞工、小微企業、創業者,至少是8億人到10億人左右,一直沒有得到充分的金融服務。此外,未被金融機構覆蓋的區域也十分廣闊,且中國的金融還存在著中小企業融資難和普通老百姓投資理財難等兩大傳統難題。“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市場規模應該是以10萬億為基本單位量級的發展,現在才過萬億,還沒有到基本的量級,我們可以看到的廣闊市場,也激勵著我們年輕人在這個領域中創新創業。”黃震表示。
而談到互聯網金融在向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挑戰,黃震認為目前來說有五個方面。
第一是技術的挑戰?;ヂ摼W金融是技術創新驅動型的產業,很多年輕創業者還沒有足夠的技術準備,技術創新又層出不窮,因此跟上技術的節奏和變化是很重要的。
第二是市場挑戰?;ヂ摼W金融的賺錢效應已經凸顯,進入者也已紛紛施展拳腳,尤其是大佬們布局越來越趨同,所以競爭會進一步激烈。同時,在競爭過程中風險控制的能力更加面臨考驗。
第三是監管的挑戰。央行、十部委的指導意見只是前奏,后續各部委實施細則監管辦法會更加具體。監管與創新,怎么樣來把握平衡?既是監管層需要考慮的問題,也是企業層面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第四是合規的風險。制度會進一步加強,法律的底線會得到嚴守,如果一旦觸及政策紅線法律底線可能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第五是人才的短板如何補齊?,F在互聯網金融如火如荼地發展起來,但是非常專業的互聯網專業人才非常短缺,沒有哪一所大學能夠培養出互聯網金融專業的人才,偽專家盛行,偽平臺盛行,偽組織盛行,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事,如果這樣下去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而做互聯網金融要做普惠金融,要推動產能結合,必須要有真正的人才領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