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將至,千帆競發讀華章:2014年學校改革發展側記
來源:人大新聞網
“‘實事求是’成為精神底色”“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中國夢·人大情”“大學章程”“20國智庫年會機制”“吳玉章終身成就獎”“步入‘新常態’攻堅期的中國宏觀經濟”……這一系列關鍵詞涵蓋了動員、講壇、活動、宣言、機制、獎勵。從延安的黃土底色到多元化的國際舞臺,從深耕三尺講臺、踐行教書育人的本位,到立足改革前沿、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中國人民大學緊緊圍繞著“人民滿意、世界一流”的總目標,扎扎實實提升辦學水平。

(第三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頒獎典禮現場)
2014年,中國人民大學明確工作思路、凝聚師生共識,用改革創新的理念推動學校的一體化發展,把大學的價值兢兢業業地干出來,把求是的精神一點一滴地傳下去。
在1月份的新年報告會上,靳諾書記就明確指出,2014年,全校師生員工要擰成一股繩,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大胸襟,堅持正確方向,按照章程奮進,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

( “百位共產黨人百篇小傳”首場朗誦會在人民大學舉行)
人心齊,深化改革開源泉
2014年,中國人民大學把“以人為本”理念中的“人”字文章做大。夯實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激發師生員工的創新活力,讓“人大人”卯足勁頭、看清事業發展的奔頭,激發改革發展的原動力,構建風清氣正的治校理教良好生態。
年初,學校黨委舉辦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專題培訓班,重點就治國理政的辯證思維方式、改革的總體思路、教育文化創新的論述作了深入學習領會,力求吃透精神、把握內涵。

(靳諾書記一行赴西藏自治區考察調研,看望西藏人大校友,參加中國人民大學“千人百村”社會調研座談會)
3月24日,校黨委又赴河北集中培訓,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追尋足跡、追根溯源。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五四重要講話后,校黨委當即召開理論中心組擴大會議,第一時間學習關于培育青年人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明確要求。下半年,校黨委理論中心組先后召開專門會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教師節講話和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精神。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召開后,10月27日,黨委理論中心組傳達學習全會精神,深入領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部署。一年來,各院系、機關各部處、直附屬單位的分黨委和黨總支按照校黨委要求,原原本本、不折不扣地抓好學習、掌握精神。每一位黨員干部都將理論學習納入到提升修養的日程中來,學習勁頭十足、成效明顯。一年來,人民大學廣大師生員工還及時將學習體會與研究心得在期刊、雜志、報紙和網站上發表,繁榮理論、分享感受。

(陳雨露校長一行赴江蘇省看望參與“千人百村”社會調研活動的學生)
作為首批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高等學校,學校以“踐行群眾路線、弘揚優良作風、凝聚發展力量,加快建設‘人民滿意、世界一流’大學”為主題,力爭教育實踐活動與學校事業發展雙促進,讓黨員干部受到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禮,增強了理想信念,優化了黨風政風,初步建立了常態化、長效化的體制機制,讓廣大師生員工凝聚在黨組織周圍,一心一意謀發展。
“共圓中國夢”“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百位共產黨人百篇小傳’朗誦會”“中國夢·人大情”等唱響主旋律、暢想中國夢的系列主題活動先后由人大走向全國,在高等教育界和文化界贏得良好聲譽。

(中國人民大學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宣傳活動)
熱情的匯聚轉化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不竭動力。為適應中國經濟社會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勢,中國人民大學充分認識到,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事關學校未來長遠發展,關系到全體師生的切身利益。
7月21日至22日,劉延東同志在教育部直屬高校工作咨詢委員會第24次會議上強調,高校要切實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當好教育改革排頭兵。

(第四屆世界漢學大會現場)
隨后,中國人民大學緊鑼密鼓地召開了2014年學院工作會議,傳達會議精神,專門探討并部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工作。學校隨即組建深化改革方案起草小組,從教學、科研一線開始,一個環節一個環節了解、一個學院一個學院調研,逐個捋清學校發展中遇到的核心問題和困難,著手起草一份契合人大校史校情、廓清改革思路的全面深化改革方案。
一連串的行動拉開了深化改革的帷幕。各院系、機關各部處及直附屬單位從各層面起草了綜合改革方案草案,為形成學校綜合改革方案提供參考。帶著問題、帶著思考,以全面推進綜合改革工作為主題的5次專題討論會在10月下旬連續召開,靳諾書記、陳雨露校長等校領導與教師學生代表、知名校友、關心人大發展的各屆人士匯聚一堂,實打實把脈發展難題,面對面探討師生關切。
翻閱綜合改革的初步方案,內容涉及圍繞本科人才培養改革、本科招生選拔機制改革,研究生人才培養改革、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科研體制改革、資源配置與管理模式改革、深化黨政管理與服務改革等主題,著眼于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人才培養為根本這一紅線貫穿始終。
事業旺,全面發展譜新篇
2014年4月,李迅、熊丙奇、宋魚水等10人擔任中國人民大學首屆本科生招生社會監督員的消息不脛而走。中國人民大學在全國率先引入第三方監督機制。在借鑒國際知名高校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學校在人才選拔機制各環節都作了優化。隨之而來的結果讓人振奮,一大批優秀的高中畢業生選擇牽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首個本科生招生錄取現場開放日現場)
本科人才培養路線圖得到深度推進,研究生教育領域,以提升質量、深耕學術、培養高端學術人才的綜合改革方案漸次形成。
深秋時節,碩果滿園。人大青年教師張世明獨著的五卷本《法律、資源與時空建構:1644—1945年的中國》榮獲北京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特等獎。此次評獎,中國人民大學共有27項成果獲獎,除了特等獎外還有5項一等獎和21項二等獎,獲獎總數與北京大學并列第一。另外,在2014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評審中,學校有53個項目獲得立項,總立項數和分類立項數均居全國高校首位,十年來第7次高居立項榜首,同時刷新了學校年度立項數量的歷史記錄。
諸多成績背后映射出的是科研體制的重大轉型。2014年,學校強調以質量為導向的科研理念,出精品、出上品成為人大學者的共同追求。

(中國人民大學承辦博鰲亞洲論壇“公共外交與國家形象”分論壇)
2014年,“人大國發院”成為政府部門、媒體常常提及的一個熱詞。作為一所立足經濟現實、直面國家改革發展重大問題的新型智庫,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就中國宏觀經濟的走向、依法治國、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等問題舉辦了多次大型研討會,發布了一系列研究報告,并向中央和有關部門報送建議和成果摘要、服務決策。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也在著書立說、獻計獻策方面作出重要努力,取得一系列成果。目前,學校初步建立了多元化的智庫成果報送渠道,智庫建設體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涌現出一批有影響力的研究團隊,其咨政研究為教學和學術研究提供了豐富的養分。
2014年6月,“百名海歸掛職計劃”啟動,30位在國外學成歸國的留洋博士離開了熟悉的科研機構,到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線熟悉情況、查找問題,將目光聚焦到中國改革發展的核心問題上。年底公布的2013、2014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擬聘任人選名單中,中國人民大學孫郁、沈衛榮、郝立新、汪昌云、岳希明、張志銘、王軼、任劍濤、喻國明、朱信凱10位教授入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由此,中國人民大學入選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長江學者”人數在全國高校中名列第一。

(中國人民大學正式啟動“百名海歸掛職計劃”)
學校還啟動了新入職教師培訓計劃,關注“70后”“80后”青年教師的發展成長,打造老中青三代人各有側重、共同發展的師資隊伍,為學校的長遠發展鑄就堅實的人才保障。而為中青年教師身先垂范的,是一批高山仰止的名師大家。12月18日,第三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授予著名倫理學家、中國人民大學羅國杰教授,著名教育學家、北京師范大學顧明遠教授,著名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黃達教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吳玉章基金委員會主任馬凱為其頒獎。作為表彰在人文科學、社會科學領域作出卓越貢獻的學者設立的專門獎項,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正因這樣一批獲獎者的學術水平和精神風范而顯得格外厚重。
2014年,中國人民大學將自身的改革發展與拓展海外高等教育交往和聯系、提升國際競爭力、擴大海外影響緊密聯系起來。

(中國人民大學2014年國際小學期開學)
一項項重要活動在人大拉開帷幕,達成共識。公共外交研究院正式成立,學校承辦 “博鰲對話:公共外交與國家形象”博鰲亞洲2014年年會分論壇,2014年國際小學期成功舉辦,APEC主題論壇倡議創新公私合作制度模式,促進亞太地區基礎設施投資。9月6日,第四屆世界漢學大會在人大舉行,共話“東學西學·四百年”,劉延東同志出席并講話。學校參與中歐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第二次會議,與四所高校共建布魯塞爾中國與歐洲問題研究院。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等一批批國際政要和知名人士到人大演講交流,發表見解。2014年,靳諾書記先后率團赴以色列、法國、瑞士等國訪問,進一步深化了中國人民大學的國際教育交流、中法學院建設和孔子學院建設。恰逢孔子學院建立十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致信祝賀首個全球“孔子學院日”,陳雨露校長攜中國人民大學13家海外孔子學院共襄盛舉。

(第九屆全球孔子學院大會舉行,陳雨露校長參加劉延東副總理主持召開的孔子學院總部理事會會議)
與此同時,校園建設也取得新進展,位于西郊的校園更加美麗,東校區建設繼續推進、蘇州校區校園更加宜人。“1420行動計劃”得到有效落實,優美的編鐘音樂鈴聲取代了公共教學區域傳統的機械鈴聲,“微人大”上線……師生的教學與生活更加便利。
平安校園建設貫穿全年。11月28日,全國高校首支“應急志愿服務隊”在中國人民大學亮相。同時,校園消防演練、平安交通、精細化安保管理、夜間巡視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共同為平安校園建設添磚加瓦。全校上下以“平安校園”創建為抓手,理順體制機制,夯實基層基礎,完善工作體系,形成整體合力,進一步提升安全穩定工作水平,為學校事業發展保駕護航。

(中國人民大學成立全國首支高校應急志愿服務隊并舉辦首場演練)
新前景,2015改革再出發
永遠奮進在時代前列是人大人耳熟能詳、時刻謹記的奮進集結號。在中國這艘航船深化改革、全力奮進、揚帆遠航的時候,中國人民大學的師生員工正以飽滿的熱情、扎實的工作,推動學校向著“人民滿意、世界一流”的總目標闊步邁進。
70多年的辦學歷程,人大人對于深嵌在校名中的“中國”、“人民”、“大學”這三組詞意味著什么有共同的理解。人大,一定是一所始終立足中國國情的,著眼于千百萬人民的,激流勇進的、培養萬千“人民共和國建設者”的高等學府。

(中國夢·人大情 中國人民大學舉辦傳統文化體育主題活動)
即將到來的春天,人民大學將齊心協力,推動改革之犁在人大各領域、各層次深耕細作,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新年的曙光已然浮現,陳雨露校長明確指出,學校要在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中國新型智庫建設等各方面積極探索、深化改革,推動學校事業再上臺階、再創佳績。
2015年,風起云涌好揚帆,人大改革再出發。